《天下足球》这档栏目对很多80、90后代表着美好的青春。
毫不夸张的说正是有了这样一档节目,才将这项冷酷的竞技体育充满了温情的色彩。
即便曾经不可一世的亨利大帝,在职业生涯落幕时,这档栏目也给予他最大的体面。
很多人也因此爱上了足球,爱上了这里为数不多的温情。
作为节目的主持人,段暄仿佛如同这档节目的灵魂一般,紧紧地绑在一起,他总是能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出一个个令人激动的场景。
正因为如此,段暄一直被球迷们称为“解说界的足球一哥”。
可这位“足球一哥”却在功成名就后离开了节目,离开了工作了整整20年的央视。
在最困难只能当临时工的日子里都坚持下来的他,为何会在功成名就后离开这里,离开自己一手养大的“孩子”?
离开后的他又过着怎样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?
与其他解说员不同,段暄从小出生在一个北京的一户普通家庭。
父母普通的工薪阶层,并没有其他能力帮助他增长见识。
幼年时的他和哥哥在生活中唯一的娱乐方式,就是和胡同里的孩子们一起踢足球。
每天除了吃饭睡觉,两人都是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小伙伴追着足球打闹。
年幼时快乐的时光,给段暄留下了十分的美好的印象。
因此足球在他这里成为了世间最美好的存在,再也没有别的东西能让他感觉到如此的快乐。
受限于自身的水平和父母的教导,段暄并没有踏进职业足球领域。
可他的心中还是对足球有着美好的憧憬,因此高中毕业后,他走进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。
既然成为不了一名足球运动员,那就选择成为一名距离足球相对较近的岗位-体育记者。
大学时候,他就经常担任学校足球比赛的解说员,一方面积累经验,另一方面也是想提前进入角色。
出色的解说,让老师们记住了这个长相周正的男孩子。
那时候只要有任何机会,每一个善良的老师都会让段暄来锻炼自己,甚至在大四那年,他还得到了进入央视实习的机会。
听到这个消息后,段暄的内心十分的激动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那时候他认为自己距离足球解说员的梦想只差一步之遥。
带着对梦想的憧憬和少年人特有的热血,他走进了央视的大门。
为了能够留在这里,他几乎是全天无休的在努力工作。
不管多晚,只要拿到了最新的赛事结果,他就会立马冲到第一线。
一次次完美的表现,让台里的领导对这个年轻人十分的欣赏。
本以为留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没想到临近毕业问题出现了。
当时他想要去的体育部没有转正的名额,即便领导再欣赏他,能力再强也没能如愿。
惜才的领导们把他分配到北京电视台做时政类记者。
看着手上的通知书,段暄的脸上满是错愕的表情,心里也充满了失落的情绪。
木已成舟,事情已成定居,此时的段暄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。
没想到还没等他去报道,事情发生了非常大变化,也幸好当时段暄没有去报道,要不然肯定会抱憾终身。
就在他准备去报道的时候,央视成立了体育频道,现有的人才无法支撑这个频道的正常运转,需要大量的人才。
听到这个消息后,段暄立马放下手里的报道证,连忙跑到央视报名参加面试,由于之前积累的大量的经验,再加上自己在这里实习了这么久。
段暄很顺利的成为了体育频道的一名主持人,站在熟悉的岗位上,他的内心百感交集。
一方面自己终于实现了梦想,另一方面自己只是一名临时工。
可即便是临时工,他也甘之如愿,哪怕这个决定让父母很是不满,可段暄还是一如既往的走向了自己梦想的岗位。
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临时工一干就是8年。
1996年,刚进入电视台的第二年,他就加入到了《足球之夜》的节目组,由于人手紧张,他经常要一个人干三个人的工作。
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,段暄没有任何怨言,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个新闻稿的编辑、校对。
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,很快他的身影就出现在足球比赛的解说席上。
看着画面里令自己痴迷的足球,即便身体再累,可他的精神却依旧亢奋。
让所有人都挑不出问题的表现,也为他争取来参与世界杯工作的机会。
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上,段暄并没有出现在解说席,而是成为了一名编导,即便如此,他依旧没有气馁,认真、严谨的工作着。
段暄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对足球的热爱,很快在一众主持人、解说员中脱颖而出。
2000年《天下足球》栏目组成立,他顺利的成为了这档节目的主持人。
从一个四处帮忙,采写新闻稿的记者,到节目的主持人,这代表着段暄事业上的成功和专业实力上的认可。
凭借诙谐、幽默的主持风格,这档节目一下成为了足球领域的王牌节目。
除了《足球之夜》能够与之争一下高低外,国内没有任何一档足球节目能够与之相媲美。
然而事业如此成功的段暄,在当时依旧是一名临时工。
每个月拿着不多的薪水和独具一格的临时通行证,来往于家和单位。
用“为爱发电”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段暄丝毫不为过,面对父母和亲戚们的摘指,他只好尴尬的笑笑。
在老一辈人眼中,在体制内上班却没有编制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。
这样尴尬的境地也让当时的他根本不敢考虑个人的感情问题,不多的薪水不能够支撑他大大方方的谈一场恋爱。
自信、敏感的情绪交织在他的内心中,逼着他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,以此来屏蔽外界不好的声音。
一直到2003年,段暄才成为央视的正式员工,工作的问题解决了,心情通畅的他也很快赢来了自己的爱情。
解决完编制问题的段暄,心情都变的十分的愉悦,对待工作也更加的热情,解说起足球来也更加的卖力。
人的心情一好起来,好运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,让人应接不暇。
那时候他的事业正是发展的火热的时候,某一天,台里给他的节目组分配了两名实习生。
其中一名实习生名叫董宁,是他大学学妹,小了他整整6岁。
由于董宁对足球完全不懂,段暄没少在工作上给予她帮助。
或许是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,又是一个学校出来的。
总之董宁在实习的时候,段暄没少关照她的工作,只要她有什么问题,段暄一定是知无不答、言无不尽。
在他的帮助下,董宁顺利的度过了实习阶段,在这个过程中,段暄渐渐喜欢上了年轻活泼的学妹。
可一直到董宁实习结束,他都没有把这份爱意说出口。
那时候的他本想着等董宁过来工作稳定下来后,在正式的追求对方。
没想到的是她一毕业被分配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,两人的工作单位完全不是一个性质,一个对内,一个对外。
可这并没有阻止段暄追求爱情的脚步,只要自己这边工作结束,两人的休息时间能够碰上,他就会主动的去约董宁出来玩。
一来二去,她也清楚了眼前这个男生的心思,事业优秀、性格开朗的段暄也让她十分的着迷。
两人有意无意的增进彼此的感情,减短彼此之间的距离。
在如此默契的情况下,两人真正的走到了一起,2007年段暄和董宁就走进了令人向往的婚姻。
朗才女貌的结合,在当时还成为了一段佳话。
结婚后的段暄,自知身上承担的责任更重了一些,因此在工作上更加的用心,人总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。
在某一次直播时,他正在热情的主持着节目,浑然忘记了自己下半身穿着短裤的事实。
上半身西装革履,下半身短裤,这样的搭配在当时还引起了大家一阵热议。
有的人认为段暄这样的穿着有些不得体,没有做好一个主持人应有的礼仪。
殊不知当时的天气十分的炎热,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状态,他才这样轻装上阵,并且体育解说一直是这样的穿着。
不过作为观众并不知晓这些内情,这也成为了段暄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黑历史,时至今日依旧有人调侃这件事。
2015年,段暄离开了自己一手培养长大的《天下足球》,离开了自己工作了20年的央视。
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,他走进社会,在文化公司当起了CEO。
他自己在社交平台上也坦言十分的不舍,可为了家庭他却不得不这样做。
尽管离开了央视,可他并没有离开足球,之后的几年时间里,他还时不时的出现在足球比赛的解说频道里,为大家继续奉献精彩的解说。
现如今正打的火热的卡塔尔世界杯,他也活跃在解说席上。
从求而不得,到峰会路转,再到后来的家庭圆满,段暄的人生和他的职业生涯一样,跌宕起伏。
即便遇到的困难再多,他却依旧保持热情热爱着自己的事业,或许这就是他被称为“解说一哥”的原因。